专著
关于“一带一路”长期战略问题
作者:Andrew Elek, John Wylie and Selwyn D'Souza
页数:364页
出版属性:内部刊物
综述
       “一带一路”(BNR)计划的规模史无前例,旨在连接诸多亚欧经济体并将其涵盖范围延伸至其它国家。在几十年内,投资额将达数万亿美元。连接各类经济实体需要应对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虽然我们不可能预见将会出现的所有问题,但是致力于谋求新发展的各大政府可以克服重重困难、灵活地开展合作以实现共同愿景。
       如果 “一带一路”倡议得以有效落实,诸多经济实体便能实现深度融合并能成功加入全球价值链。直至二十一世纪中叶,至少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部分国家设施联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程度可以与2016年粤港澳之间的联系程度比肩。
       中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迅速展开行动,现已投入高达一万亿美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投资活动。中国凭借与其它政府签订的双边协议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诸多早期投资也已落实到位,现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并完善。正如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所述,通过出台政策和能力建设为实体连接方面的投资提供支持,从而保证“一带一路”各大经济实体之间的国际贸易更具成本效益、更加轻松快捷,包括通力合作以加强机构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中国在前期推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主导角色,并受到各国认可,在运输、通讯和能源网络的投资初显成效,实现互惠互利。如今一些良好的势头已然呈现,为可持续合作建立扎实基础的时机亦已到来。政治领袖和政府官员需要集聚智慧,创造性地思考下列问题:
       a)本着互惠互利、互信互重的原则,在各国家的多样化组织中对共享领导力程序的过渡进行管理;
       b)就实现愿景所需的投资规模做出集体决策;
       c)就目标优先级和中长期目标达成一致;
       d)应对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e)调动大规模的必要资金;
       f)对高效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实现责任共享。
1.连接“一带一路”经济体
        “一带一路”的愿景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2015年《愿景与行动》规定了连通性的五个维度:
       1)政策协调;
       2)运用优质运输、通讯和能源网络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3)降低供应链上的贸易和其它国际经济交易的成本和风险;
       4)金融一体化;
       5)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同时发挥所有这些不可或缺维度的协同作用,具有极大的潜力。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各机构应该良好沟通并相互信任,从而进行设计、集资并在新型互联网、体系和技能方面开展投资,最终实现设施的高效运作。前文所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提升互信互重的最佳方式。
2.成功合作的原则
       “一带一路”进程将人口规模各异的参与国、多样化治理的经济体、制度化发展和生产力连通起来。几十年的经济合作经验表明,本着开放、透明、互惠互利、互信互重、谨慎发展的原则,在多样化群体中成功开展可持续合作具有自发性。
       2015年《愿景与行动》规定的指导方针主要是基于这种本质上的亚洲国际合作模式,这也是东盟(ASEAN)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
要求各国加入“一带一路”进程,互相尊重主权,尊重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通过对话开展合作,从而保证兼顾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合作计划和投资项目遵守市场规则,例行国际惯例,遵从互惠互利原则。未来几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将这些健全的指导方针落到实处。
2.1 开放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高度融合,开放势在必行。目前,“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5%,占世界人口的70%。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同世界其它地区的联系程度可同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的联系程度相较。因此,“一带一路”衍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应该强化而非弱化其同世界其它地区联系。
       开放性也能指导特定投资和合作计划的制定。但是,想要大型多元化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加入到合作的所有计划统筹之内本身就不现实。有些成员可能为某些特定的计划做好准备,而有些成员只是感兴趣而已,比如,协调银行监管或推进简化人才跨国流动。但是另外一些人可以列举实例证实其倡导的计划具有开放性,对他人不存在限制。此外,先行者应该提供帮助,鼓励加入到这些计划中来。一项开放性区域主义的推进能够带动其它地区的繁荣并推动四方区域经济合作,开辟全球经济融合的先决条件。
2.2 透明性
       目前已经有逾1000个项目开始筹备,并产生了海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通道既不全面也相对闭塞,不易获取。”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一个公共的信息共享平台,其中包括:
       a)正在开展或实施何种项目;
       b)项目如何开展融资、建设和运营;
       c)能否完成预期目标并满足绩效要求。
       虽然很难实现这种透明性,但是它至关重要。参与“一带一路”各个国家之间的互信主要依靠对以下方面的深刻理解:如何做出决策、项目是否获得融资并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充分注意如何分担成本和互惠互利。
2.3 共享领导力
       “中心—分支”型计划对于启动“一带一路”规划极具必要性,但是不应该继续执行这一计划。以共享领导力为主的时机已经到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各界政府需要开展更加广泛的常规磋商,以针对计划的推进做出明智决策。创建和强化互信需要保证即使是最少的参与国也能够共享“一带一路”网络覆盖。
       最初,并不需要详细界定合作和治理的性质,但是要求务必本着务实精神参与其中。随着“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融合日益深化,相互依赖度逐渐提升,出台更具政策化的标准已变得至关重要,比如运输、通讯、能源网络管理规范。在全球规则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出台某些产品流动、人员流动、资本流动和信息流动的管理方针也会有所帮助。但是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可能需要的所有规约和协议既不可行也无必要。
       如果经过精心设计的软硬件投资旨在实现利益共享,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自愿合作的过程。为了帮助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并开展运营活动,同时实现互利合作计划,切实合作无需静待对详细规划的正式协定进行磋商,也无需将其延期力图创建一项超国家权利,为实现参与而强制施加条件。
3.落实“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参与国政府协同合作、共同学习制定并落实政策框架和创建有利商业环境所需的体系的意愿,使其能够进行融资和建设,并成功运营经改进的运输、通讯和能源网络。
       修建道路、桥梁、港口或发电站相对容易。但是很难保证高效运行和充分维护。“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政府和私营部门通过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可能来自于改善监管环境,包括日益推崇健全的法律体系。“一带一路”各国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共享、专业共享、技术共享对于创建高效的项目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所需的人力和机构能力而言必不可少。需要高水平的执行力保证“一带一路”投资具有商业可行性,这也要求效率激励措施。
       周密规划确实有助于保证运输、通讯和能源投资的一体化。但是无法提前几十年规划出详细的主体计划,也无法阐述数以千计的软硬件投资项目将按怎样的顺序开展、以及如何进行融资、建造和运营。
       在新技术的使用层面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当然,也有来自许多政府层面的未来方针政策。甚至有必要通过 “一带一路”网络找到解决途径,对于“一带一路”在其领土范围内或通过其领土之时,无法保证安全和有效联系的国家,我们应该绕道而行。但是,我们并不是永久性地绕过这类国家。其它“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改进制度能力,一旦其洞察到了合作计划的潜在利益,便可参与更多合作计划之中。
       本文提出了在不确定环境中计划和实施的现实选择,注重灵活性—汲取经验,找到正确方法,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各国政府需通力合作为融资和效益架构长期战略—其将适应遇到问题时所需的各项策略,其中也包括待解决的、诸多非预期问题。
       监测项目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经验是逐步开展更好规划的重要环节。客观评价为什么一些早期项目符合预期,而另一则不符合预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准备和成功运行。
4.财政投入
       在“一带一路”走廊沿线的经济基础设施、机构建设和技能开发过程中难以进行财政投入。由于参与国的数量日渐增多,因此无法预知将会增加至多少。目前的估计表明,到2030年,“一带一路”所需要的投资可能是15万亿到20万亿美元,在随后的几年内需要的投资可能会更多。
       有必要吸引大量民间投资,针对这一点,现已达成广泛共识。已对吸引更多民间投资为“一带一路”投资活动进行融资所面临巨大的挑战开展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公共物品方面的挑战。然而,克服对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高风险的观念,尤其是对发展做经济体进行投资,并不存在任何解决方案。除非解决存在的问题,否则“一带一路”的愿景将无法实现。
4.1 共享成本和效益
      很多“一带一路”的项目将会提供国内或国际公共物品,所以政府将需要贡献相当大一部分融资。除了中国以外,很多参与国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能力有限。
       对“一带一路”经济体的早期投资开发主要是通过中国渠道的慷慨贷款(存在还款风险)而进行集资。通过提供成效显著的经济收益,现在已经出现迫切需要采纳这种方法的势头,但是预计中国不会继续无限期地承担这一融资负担。
       为本着相互尊重和共同领导力而促进合作(区别于供受者关系),所有“一带一路”的参与国需要承担责任,逐渐增加融资份额。如果各国政府在其国内的项目成功实施过程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那么更有可能会降低项目风险。
       这表明迫切需要提升包括诸多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所有“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能力,从而找到调动所有资源投资其经济基础设施的方法。
4.2 扩大融资来源
       中国正为扩大潜在的融资来源提供帮助,特别是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这一决定将有望为其它多边开发银行的银行可接受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持。然而,开发银行本身就无法为投资于“一带一路”经济体的更好连通性提供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主权财富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积累的数以万亿的美元可以提供充足的全球储备。可是,由于现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只将这些储备的很小一部分投资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风险包括:
       a)众多经济体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b)项目准备不充分;
       c)交付周期较长;
       d)成本和需求预测难度较大。
       现在已经确立所谓的公私合作关系(PPP)。但是,由于将大多数的风险转嫁给政府,融资成本膨胀和用户收费无法承受,此做法已经令人大失所望。
本报告提出了一项更加具有创业性的方法,促使私营部门对包含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该战略以某些先决条件为基础,保证可以按照既满足公共政策也符合商业目标的方式进行选择和结构化,从而以合理的成本吸引民间资本(按用户费用和偿债期限计算)。在项目发展周期内不同类型的资本与不同阶段进行匹配:
       a)虽然在项目发起和结构化的早期阶段风险很高,但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应该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公共资金;
       b)在中级风险建设阶段应采用公共资金、开发银行融资和私人资本(各种形式)的组合;
       c)在项目风险得到极大地化解时,项目启动后具有稳定的收入流和固定的成本结构时,可以引入低成本民间资本;
       d)通过这种再融资而释放的公共资金可以引入新项目中,进而减轻公共部门和开发银行的融资约束。
4.3 推动私营部门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从选择到结构化再到建设,最终实现成功运营,需要创新型计划吸纳好的项目创意。小型公立专家团队和私立管理专家团队,作为催化型企业,凭借着合理的技能组合(包括工程、政策制定、沟通和风险管理技能)和精心设计的激励政策能够通过发展周期为项目的推进提供动力。
       需要少量的公共资金来建立这些催化型企业—例如,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中,只需要一小部分便足以引导大量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成功运作。
       在建设期间并在私营部门投资之前,可以预测到出现的主要融资负担。按照政府资助的商业化管理投资公司—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公司的路线,通过建立政府持有的、资助管理的控股公司可以应对这项挑战。这类控股公司能够:
       a)当催化型企业成功地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之时,渠道建设融资来源于催化型企业的各类渠道;以及
       b)通过为控股公司而不是个别项目层面而合理设计和结构化的项目组合提供资金来分摊风险;
       c)一旦项目启动并运行(从而极大地化解风险)调动大规模的私人投资来为设立成本提供再融资,然后将资本转化为新项目。
       控股公司所需的借款金额将再次远远少于丝路基金的规模。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借款可能要从早期的中国主权债券中获得。一旦控股公司成功利用私营部门平衡对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机构投资者,就应该能够早日借款并能够使其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
       这一策略可能会导致逐渐偏离严重依赖中国国内融资的现状,使所有参与国有可能对成本做出重大的贡献,并为更好的连通性带来诸多收益。
5.倾向于无缝化区域经济
       如果可以高效地运营这类资产,那么将会强化对“一带一路”所需的交通、通讯和能源网络进行招商引资的前景。而事实上,最高收益主要来自于现有资产(包括现有道路、港口和机场)的产能和性能的升级。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最显著的效益增长可能来源于对安装和运行软件系统所需技能和制度能力的投资活动。一些“一带一路”经济体已经在使用现代软件和交换数据,优化运输和能源网络的效率,并允许跨境办理人员和产品通关手续,无需再开展耗费时间的检查。这些向导型国家将受益于信息共享、经验共享、专业共享、技术共享,从而帮助他人使已经证实的系统同其各自的运行环境相适应,产生显著的积极网络化效应。
       自愿合作有很多共赢机会,使人才、产品和信息能够更快捷、更安全、更低成本地流向价值链内。这些机会包括根据亚太经合组织成功实施的APEC商务旅行卡,产品在边境进行预先清关和并推广“一带一路旅行卡”。互利合作计划的大多数机遇主要取决于机构之间的有效政策协调、建立和维持互信。几乎大多数机遇都依靠收集和分享基本信息。
       低成本接入互联网所需的技术已经问世。获取信息还将取决于确保服务提供商之间合理竞争的政策。目前对内容、隐私以及数据存储路径的担忧已经对数据流产生了妨碍作用。如果可以极大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互重互信,那么就可以及时克服这些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确保数据在所有经济体中顺利流动并将其与世界其它地区联系起来。
作者:Andrew Elek, John Wylie and Selwyn D'Souza  页数:364页点击下载完整版
注册会员即可查看,现在就登录或免费注册。
×